
本报记者 丁白玉 通讯员 黄雯杏
日前,在位于岳塘区的湖南久千钎具有限公司厂房里,六角中空钢生产线全速运转,工人们正开足马力忙生产、赶订单,力争实现一季度“开门红”。
“多亏政府的扶持,现在公司产品销路好。我们计划进一步完善上下游产业链,协同聚力实现更好更稳发展。”久千钎具负责人告诉我们,去年,受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,企业订单出现下滑。岳塘区领导到公司走访调研时,详细了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,并同企业负责人一起探讨解决办法,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资金周转等难题,企业订单最终实现逐步回升。
久千钎具扭转局面、重整旗鼓“再出发”,既是岳塘区聚焦“实体兴区、产业强区”,大力实施产业发展“百十亿”工程的一个缩影,也是全区突出创新驱动、推动产业升级,千方百计激活工业经济大盘的生动实践。去年,岳塘区超额完成规工企业新增和净增任务,产业投资增长25%,规工投资增长30%,制造业税收完成33亿余元,增长19%。
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是反映地区经济活力的“晴雨表”。去年,岳塘区组织江滨机器、科通电气等5家企业成功申报市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。今年,岳塘区科工信局又紧密结合“三进”活动,深入走访中冶南方、瑞菱科技、久千钎具、白兰智能、塔澳通信等企业,耐心解答专精特新申请、上市辅导等相关问题,同时加强后续跟踪对接,全力推动企业做专做精做强。
为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动能,岳塘区狠抓科技赋能,助力企业创新发展。去年,全区深入开展“增投”“登高”“破茧”三大行动,社会研发经费投入20.08亿元,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增速41.18%。其中,湘钢‘绿色低碳、清洁生产’被省生态环境厅推介,湘电3项技术产品入选国家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,占比超全省四分之一。
如何让政策真正“落地生金”、让助企“落地生根”?去年以来,岳塘区坚持“两手抓”,即一手抓实政策优惠,增值税留抵退税395户次9.07亿元,帮助企业争取外贸促进资金共计279.18万元;一手发挥集聚效应,举办3场银政企对接会,现场签约及对接金额累计达39.25亿元,以源源不断的“金融活水”为产业强市“千百十”工程实施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。
高端人才集聚行动方面,打造“聚才湘潭 价值莲城”引才品牌,引导高校毕业生来潭留潭就业创业,近3年引进高精尖缺人才2万余人。
双创生态优化行动方面,编制《湘潭市科技创新“十四五”规划》,出台《关于进一步推进驻潭高校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》《湘潭市科技创新项目“揭榜挂帅”制度》等重要文件,持续开展“智造莲城”创新成果项目路演,打通科技金融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,我市发明专利授权周期由平均20个月缩短至4个月,实用新型专利由平均6个月缩短至1个月,外观设计由平均6个月缩短至15个工作日。
责编:周冠成
来源:湘潭日报
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记忆”文化打卡点:法华山
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记忆”文化打卡点:山市晴岚
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记忆”文化打卡点:昭潭
“我”和岳塘的故事|蔡蔡和大乔:返乡青年 逐梦“绿心”沃野
“我”和岳塘的故事|朱大可:深耕岳塘 开拓创新 成就电气“小巨人”
岳塘区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”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暨“活力湘潭 快乐走娃”活动启动
文旅新区 多彩岳塘丨在七星桃花源遇见“世外桃源”
我爱湘潭我的家|岳塘区:欢天喜地闹元宵
下载APP
分享到